2018年6月15日,我的最后一节体育课结束了。

每学期都有课程结课,但体育课不一样,它贯穿了我的求学生涯。

小学的体育课完全跟体育不沾边,没有一点课程性的内容。整个小学就一个专业的体育老师,完全没有时间、精力上所有班级的体育课,所以我们的体育课大部分时间是由食堂的烧饭“老师”来负责(学校所有部门的人都被我们喊作老师),这样的体育课就是“老师”圈个范围,我们在这个圈里面玩耍,他坐在草地上抬头看看天再看看我们,我们就玩着孩子才懂的游戏。

到了五、六年级,体育课居然开始有人玩起了篮球,但是没有一个能说清规则的,只知道要把球扔进框,没有规则的篮球确实很难打,我的身体自己意识到了这一点,黯然淡出与他们的争锋,但是开始热衷于自己运球,倘若说我还有一点点的“拍皮球”的基础,那就都是小学的底子了。

初中体育课就开始珍贵了,因为上了初中之后就不像小学那么地轻松,开始有了升学这一说,于是乎学校紧抓升学质量。我初一的时候就经常出现我们在教室等着体育老师带我们整队,结果等到数学老师来说“这节我们上数学”。当时我非常怨恨数学老师剥夺了我们“拥抱天地”的权利,尽管因为自己学习上表现好而享受到老师对“优等生”的待遇,但也还是对体育课被占一事耿耿于怀。(如今我深深愧疚于曾经产生的怨恨情绪,并为遇到这样一个优秀、敬业的数学老师而感到荣幸!虽然自初中毕业之后不曾有过联系,也许她并不记得曾教过我这样一个学生,但我一定记得她是我的老师。)

对中学体育课的态度并没有小学的那样纯粹,小学体育课完全没有压力,但是到了初中,要开始跑800米了,要测50米、实心球,尽管如此,那个注定无法安分的年纪,我们还是格外珍惜一切不枯坐在教室的机会,哪怕会很累。

高中以后,就不再出现体育老师忙这个说法了,我们高中非常重视体育锻炼,此时的体育课与小学的相比也全然不同,有了明显的课程任务,至此,体育课再也不完全是个“玩”的课了。

如今到了大学,大一选的是乒乓球、大二选的是羽毛球,两年的体育课目的就是为了不挂科在练习,再加上体育课要测试2400米,如果这一项不及格,体育这门课就不及格,算是一票否决。

于是我对体育课再无半点留恋,它不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可以自在玩耍的乌托邦。